當原油儲量首次被發現,原油回收開始時,生產速率通常在開始時很高,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。在油井的壽命期內,石油工程師不斷尋找新的方法來防止這些產量下降,並保持最大的盈利能力。通過採用各種被稱為提高采收率 (EOR) 的技術,可以延長油井的壽命並保持利潤。在某些情況下,EOR 技術必須應用於新井,以便使它們從一開始就有利潤產生。
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用於這些 EOR 技術的實驗室測試。
| 理論
在油井的早期,來自油中氣體的壓力有助於將油推向油井的入口和出口。這種類型的油通常被稱為「活油」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氣體會枯竭,從而形成一種稱為「枯竭原油」的條件。如果沒有其他條件,耗盡的原油就很難恢復。由於大部分石油仍在地下,可以運用 EOR 技術來保持原油開採保持在較高水平。
EOR 技術通常包括抽汽、鹽水、CO₂ 或其他各種流體進入油田周圍的地面。這些液體會迫使油流向油井,從而增加產量。
為確定哪種 EOR 技術最好,會進行岩心驅替試驗,以了解各種流體流經儲層岩石的容易程度。
| 岩心驅替
岩心驅替是一種常見的測試,用以確定岩石的滲透性,以及包括油在內的各種流體將如何通過它。首先,從儲油層中切割圓柱形岩石樣品或岩心。岩心被放置在岩心夾持器中,外部表面被加壓以模擬岩心被移除時所承受的載荷或三軸應力。在這些載荷或應力中,有些是由岩心上方材料的重量引起的,這就是所謂的「過負荷」壓力。岩石上的載荷會影響岩心對流體的滲透性,因此在測試過程中精確地複制它們是很重要的。然後將試驗流體幫浦入岩心,測量穿過岩心的流速和壓降。從而通過這些數據,對流動的阻力進行評估。
| 岩心驅替測試設置
典型岩心驅替示意圖如下圖所示。

上述系統的目的是重建岩心被移除的條件,然後通過岩心幫浦入流體以確定滲透率。一個 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在“恆壓模式”下運行,用來重複負荷和應力。一個 Teledyne ISCO 雙幫浦系統在「恆流模式」下運行,用於將流體引入岩心夾持器並監測流量。
如果流體具有腐蝕性或對幫浦有潛在的損害,則有時會使用中間容器或轉移缸。中間容器有氣囊;轉移缸使用滑動活塞。這兩個裝置的作用是將乾淨的流體幫浦入一端,迫使腐蝕性流體離開另一端,從而使兩種流體不會相互接觸。
在高壓和低流量下,新引入的流體需要至少幾個小時才能從岩石樣品中取代油。從岩心驅油得到的數據來看,這是提高油藏採收率的公司可以得到最大採收率的最佳途徑。
| 用戶
在世界各地,石油和化學工程師正在使用 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進行岩心驅替。這些研究人員為:
- 石油公司生產研究部門
- 提高原油回收率研究的實驗機構
- 岩石和石油研究的大學
例如:在美國、加拿大、中國、俄羅斯、英國、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等石油生產國,有大量進行岩心驅替研究的機構。在日本、法國、荷蘭、比利時和德國等技術出口國同樣也有很多。
| 為什麼使用 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?
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是高度準確和可靠的,並且沒有脈衝流量。流量精度是 ± 0.5% 或更好。幫浦的價格有競爭力,用途廣泛。這一點對學術客戶特別有吸引力,並且 ISCO 柱塞幫浦也可以用於其他類型的研究。
| 對 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選型的建議
雖然所有的 Teledyne ISCO 柱塞幫浦都適合於岩心驅替應用,但很多老師會購買 500D 型幫浦,因為它具有良好的體積尺寸和壓力等級。如果需要高壓,可以使用其他型號。 65D 特別適合於對近海油井的岩心樣品進行測試,因為覆蓋層壓力高達 1,360 bar (20,000 psi)。
| 表 1:推薦的岩心驅替幫浦 | ||||
| 型號 | 防腐材料選項 | 壓力準確度 | 控制系統 | |
| 圍壓幫浦 | 500D | 哈氏合金 | 0.1% 滿量程 | 一鍵智能操控 |
| 流動幫浦 | A500 | 哈氏合金 | 0.1% 滿量程 | 一鍵智能操控 |
| 表 2:其他可用幫浦型號 | ||||||
| 1000D | 500D | 260D | 100DX | 100DM | 65D | |
| 流量範圍 (ml/min) | 0.001 – 408 | 0.001 – 204 | 0.001 – 107 | 0.00001 – 60 | 0.00001 – 30 | 0.00001 – 25 |
| 壓力範圍 (psi) | 0 – 2,000 | 0 – 3,750 | 0 – 7,500 | 0 – 10,000 | 0 – 10,000 | 0 – 20,000 |



